10月的郑州,刘女士的朋友圈停更了半个月——5岁儿子小宇额头那道长达3厘米的伤口,像条干透的红蚯蚓,趴在皮肤里,碰一下就扯得她心口发疼。

男童游乐场摔伤家长索祛疤费遭拒

10月9日下午的场景,她至今想起还会手抖:那天她带着小宇去王府井百货熙地港的“小王爷儿童乐园”,孩子跟几个小朋友追着跑,在乐园中央的三层台阶处踩空,额头结结实实撞在了顶层台阶的边缘。“我听见‘咚’的一声,回头就看见他满脸是血,校服领口全染红了。”刘女士说,后来她才发现,那台阶外层的软包薄得像张皱巴巴的便利贴,里面硬邦邦的木头硌得人手心发慌。

男童游乐场摔伤家长索祛疤费遭拒

小宇进了手术室,全麻缝了13针。术后醒来说的第一句话是“妈妈,我的额头好痒”,可医生的话让刘女士从头凉到脚:“伤口深及皮下组织,愈合后大概率会留增生性疤痕,眉毛毛囊也受损了,说不定长不出来。要是想淡化,得做激光治疗,整个疗程下来差不多两万块。”

男童游乐场摔伤家长索祛疤费遭拒

住院花了5200块,刘女士想着“不为别的,就想让孩子长大后别因为疤自卑”,于是找到乐园负责人协商:“我不要你们全赔,就承担一半祛疤费,一万块行不?”可对方的回应比深秋的风还冷:“医疗费我们走保险报,祛疤膏可以买几支,但额外的钱一分没有。”负责人坐在乐园门口的椅子上,跷着腿说:“以前也有孩子摔过,都是这么处理的,你要是不满意,去法院起诉吧,法官说赔多少我们给多少。”

男童游乐场摔伤家长索祛疤费遭拒

10月25日,记者跟着刘女士再次来到乐园,负责人看见镜头就往办公室躲,只隔着玻璃喊:“我们的设施都是合格的,是家长没看好孩子!”刘女士指着那处台阶哭:“要是这软包能厚一点,孩子能摔得这么重吗?”台阶上还留着小宇当时蹭上去的血渍,干了之后变成暗褐色的印子,像个没说出口的问号。

男童游乐场摔伤家长索祛疤费遭拒

其实,这样的“问号”早不是第一次出现。去年洛阳3岁女童在乐园蹦床摔成锁骨骨折,家长索赔遭拒;今年西安4岁男孩被乐园里的塑料滑梯划破脸,商家说“是孩子自己撞的”;就在上个月,郑州另一家商场的儿童乐园,因为海洋球池里藏了枚别针,扎伤了孩子的手——这些“小意外”,最终都变成了家长和商家的“拉锯战”。

男童游乐场摔伤家长索祛疤费遭拒

郑州市某律师事务所的张岩律师告诉记者,儿童乐园作为“未成年人密集场所”,安全保障义务比一般商家更重:“根据《民法典》,宾馆、商场、娱乐场所等经营者,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,要承担侵权责任。像这种软包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,乐园明显没尽到责任,得赔。”但他也提醒,家长的监护责任也不能忽略:“要是孩子跑跳时家长在低头看手机,没及时提醒,那也得承担部分责任。”

刘女士还在犹豫要不要起诉。她翻着小宇术前的照片,孩子举着冰淇淋笑,额头光溜溜的,像块没被揉皱的纸。“我不是要讹钱,就是想让乐园重视安全。”她说,昨天小宇看见楼下小朋友拿着乐园的宣传册,躲在沙发后面说:“妈妈,我再也不去那个地方了,台阶会咬脸。”

商场里的广播还在放着儿歌,“两只老虎跑得快”的旋律飘过来,刘女士摸了摸小宇的额头,伤口已经结痂,但她知道,有些痕迹,不是时间能抹掉的。

“要是所有的儿童乐园,都能把‘安全’俩字刻进每一块软包、每一级台阶里,那该多好啊。”她望着窗外的梧桐树,叶子落了一地,像撒了把碎掉的星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