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1日的例行记者会,一则关于日本的消息让不少网友的神经瞬间绷紧——日本政府刚完成向美国返销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,这是他们对武器出口“松绑”以来,第一次出口杀伤性武器。更让人不安的是,日本自民党还在讨论修订三份安保条约文件,连坚持了50多年的“无核三原则”都被摆上了修改议程?

其实这几年日本的“军事动作”早有苗头。防卫预算连续13年增长,去年已经突破7万亿日元;2015年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,把“武器出口三原则”改成“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”,从“禁止出口”变成“有条件允许”,这次出口“爱国者”不过是把“纸上的放松”变成了“实际的行动”。

发言人毛宁在会上的表态,直接戳中了问题的核心:“二战胜利后,《开罗宣言》《波茨坦公告》《日本投降书》这些国际法律文件,明确规定日本要完全解除武装,不得维持能使其重新武装的产业。”可现在日本的做法,不是在“解除武装”,而是在“重新武装”——出口杀伤性武器、讨论修改“无核三原则”,每一步都在突破战后的“和平框架”。

这条新闻底下,网友的留言里藏着各种情绪。有位80多岁的重庆老人留言说:“我小时候躲日本的日子还没忘,现在他们又要搞武器出口,真怕再出事”;20多岁的大学生查了资料后说:“日本的防卫开支已经是世界第三了,再出口武器,等于把区域安全的天平往危险那边偏”;还有国际关系学者提醒:“日本修改‘无核三原则’,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,周边国家的安全感只会越来越低”。

毛宁最后那句话,其实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:“如果日本想重走军国主义的老路,背弃和平发展承诺,破坏战后国际秩序,中国人民不会答应,国际社会不会允许。”和平从来不是“默认”来的,是靠守住“不碰红线”的底线换来的。日本要是继续“松绑”军事,最终只会让自己变成“区域不稳定因素”,也凉了那些还相信“日本和平发展”的人的心。